不能容错的系统肯定是脆弱的
版权声明
本文首发自微信公共帐号:xiaolai-xuexi;
无需授权即可转载,但请自觉保留以上版权声明。
各位,2016 新年快乐!
以下是《七年就是一辈子》中的内容,正式发布时可能会有删改调整……
整个《七年就是一辈子》,只基于一个类比,我们的思考系统就好像是个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一样,需要不断升级 —— 既然“生产厂家”不提供这样的服务,那么我们就只好不断自主升级……
把人脑比作计算机,我其实并不是第一个。据我所知,第一个这样类比的人,是约翰·冯·诺伊曼(John von Neumann),嗯,你一定早已经听说过这个人。晚年的时候,他有一本未完成的书,后来由耶鲁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,书名是:
The Computer and the Brain (http://amzn.to/1SnVmaS)
我在《我是如何做到不和老婆吵架》里写到:
我们从计算机上可以学到的,其实是极少数极少数聪明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。
约翰·冯·诺伊曼显然就是地球上存在过的极少数极少数聪明人之一。今天的计算机科学里(包括它的“邻居”工程学里),都有一个重要的概念:
容错(Fault tolerance)
(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Fault_tolerance)
如果一个系统不能容错,那么它就是脆弱的。因为任何一个在现实世界里运转的系统所面对的,必然是一个不完美的、不理想的、各种意外频繁发生的现实世界。有一点错,就直接停止运转,那系统基本上就是个废物。
从这一点上来看,绝大多数人在没有恰当训练之前,不懂得容错,就基本上跟废物差不多。看看那些易怒的人罢。有一点差池,他们就暴跳如雷,大脑充血,系统完全瘫痪…… 这不是废物是什么?其实他们比废物还可怕。暴怒的人不大像一个失灵了的冰箱,坏了也就坏了,暴怒的人更像失控的火车,要冲出轨道,毁掉停下来之前撞到的一切……
也就是说,我们最好给自己的操作系统设置一定的容错机制。比如,遇到貌似不能沟通的人(操作系统不同),多想想,就知道起码有以下几个选择:
直接停止沟通(注意不要引爆自己的情绪进而浪费时间);
只沟通能沟通的(为了节省自己的时间精力)
换个方式沟通(开个虚拟机玩玩?)
伪沟通……(为了避免引爆对方的情绪浪费自己的时间)
你看,这就是给自己创建了“容错机制”之后的效果和好处。许多年前,我放弃了争论,最近在写《七年就是一辈子》的过程中,我甚至觉得应该好好考虑是否应该放弃对他人和外界的评论了。或者,至少放弃对外界或者他人的负面评论 —— 即便人家是错的,不好的,我的评论真的有多大意义吗?与其花时间在那上面,还不如做点自己认为对的事儿更好一些罢?
工程学里有一个概念,叫“冗余”(Redundancy),就是约翰·冯·诺伊曼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。
所谓冗余设计,就是为了能够让一个机器(或者系统)在非正常情况下也能运转,要把一些关键的组件安放一个以上…… 万一其中一个坏了,机器依然能够正常运转,甚至可以在机器的运转过程中修复或者替换那个坏掉的组件。
大型货车有很多轮子,并且还常常是每一组由两个轮子并列构成,就是这种设计思想的应用。所有轮子同时坏了的可能性几乎没有,因为某个单个的轮子坏掉,完全不影响大型货车的正常功用。这样的设计使得系统更为可靠。
细想想,我们人类自身就是个“冗余度”很好的设计,我们有很多重要器官都是有一个以上的,比如肺、肾、手、足等等。所以,摘掉一个肾、断了一只手、少了一条腿、瞎了一只眼、掉了一只耳朵、少了几根手指或者脚趾…… 这些本质上来看都不大影响一个人继续生活。
为什么头、心脏看起来更为重要,但只有一个?(这是个很深刻的问题,不在此文讨论范围……)
约翰·冯·诺伊曼观察到这个现象,于是在工程学里提出了“冗余”的概念;也就是说,
没有冗余度设计的系统,通常不够健壮,不够可靠。
不仅我们自身就是个“冗余度”很强的设计,放眼望过去,整个世界也是个冗余度很强的设计,不是吗?从这个角度望过去,那句话是对的:
这地球不是少了你就不运转了!
是啊,多个正确的你我,少个错误的他或他们,又怎样呢?绝大多数情况下,其实这世界还是一样的,它从来都是以不完美甚至千疮百孔的状态持续运转……
现在,我们知道了:
有容错能力的系统更为强壮,有冗余度设计的系统运转更为持久……
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?
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,我个人就开始不太在意遇到的人们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了,即便是有些之前实在令我厌恶的缺点,我也尽量尝试着忽视它们 —— 因为我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容错能力很强的系统。
实践过程中,我发现这是很难的。除了因为这样做的时候通常要么显得虚伪、要么显得无原则(这两个都是我十分讨厌的性格特质),更是因为这么做多少有点感觉浪费时间。必须适应一段时间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实:
一切更为健壮的都要耗费更多的成本。
是啊,别的车只有四个轮子,你却要给自己搞八对轮子,肯定便宜不下去啊!实践一段时间,你就会跟我一样有所体会了,好处还是很多的。
比如,我自己不仅反对中医,也讨厌中医,甚至一度认为“怎么可以相信一个竟然蠢到相信中医的人呢?” —— 请原谅我在上辈子时使用的措辞……
可等我打开容错模式之后,才“发现”另外一个可能让之前的我无比震惊的事实:相信中医的人群里,也有很多聪明人(其中的一些肯定比我聪明),也有很多有趣的人(其中的一些肯定比我有趣),反正我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—— 不管是正向的学习,还是反向的研究。
有了容错机制之后,最重要的收获是:
学习范围广了,思考更为深入了。
这很容易想象,一个更为健壮,一个更为强大,一个更为可靠的系统,当然走得更远,做得更多,长得更快……
另外一个经验是,
容错是自己的事儿。
…… 至于那个“错”,尽量别公开。这跟计算机一样,“遇错报警”,以便及时处理,这确实是容错机制中常用的手段;但计算机是遇错向自己的系统报警,而不是向别的系统报警,道理也很简单,对别的系统报警没用啊!一般来说,公开不见得有好处,甚至有坏处 —— 这么明显会做会阻碍你更多的“容错”的实践和机会。
当然,有些事情除外,有些错,容不得。又当然,在这里我就没必要做伦理教育了罢?
注意
一般来说,假期通常是我高强度工作的时间,所以,一月一日至一月七日之间,我不一定会在这里更新;另外,以后订阅号的更新时间将做调整,不再于零点发布。
以下是最近写过的《七年就是一辈子》中的内容,届时可能有所调整……
关于朋友:《什么是朋友?》,以及《什么是朋友(2):概念与方法论》
关于惊喜:《惊喜的定义与创造惊喜的方法论》
关于分享:《如何做好一场分享?》(包括关于“创作”)
关于财务自由:《我是如何获得财务自由的?》
关于销售:《我的销售概念与方法论》
关于“讨论”与“争论”的区别:《为什么我放弃了争论?》
关于复利:《复利:我们的人生希望》
关于鄙视:《大多数情况下,鄙视只不过是一种选择而已》
关于未来:《活在未来,而不是当下》,《活在未来(二)》
关于动力:《为什么一定要自学?》
关于践行:《什么是践行?》
关于吵架:《我是如何做到不和老婆吵架的?》,以及《凭什么跟你吵架?我的好心情那么重要……》
关于调整模式:《我的跨界秘籍:苍蝇与蜜蜂的启示》
关于转换焦点:《以理服己》而不是以理服人,《如何研究新生事物?》,《一个不可或缺的方法论:转换焦点》
关于七宗罪:《哪儿有什么原罪,明明大家都是可怜人》
关于问题:《解决问题的方法论》
关于榜样:《为什么我们可能不再需要特定的榜样?》
关于概念:《有些概念不能碰:废概念,伪概念,毒概念》
长按以上二维码,保存到相册,用支付宝识别,缴费 2777 元人民币后即可入群。2016 年 3 月 1 日之前,依然使用支付宝作“经费群”为报名通道。(尽量不要在群内闲聊……)
直接加入者,第一年的年费是 2777 元人民币,此后为 2555 元/年;由现有会员推荐入群的,入群后自报推荐人,核实后,会返还 222 积分至新会员账户,即,有推荐人的新会员的第一年年费相当于是 2555 元/年(积分将于 2016 年 3 月 1 日 APP 上线时统一处理)。
加入前,请慎重考虑,请为自己的决定负责;请慎重考虑、请慎重考虑、请慎重考虑…… 因为入群之后,不再有退费机会。
我们计划将于 2016 年 3 月 1 日开始使用自己开发的 APP。此日期有可能提前,也不排除延后,但最迟在 2016 年 3 月 31 日之前完成第一个正式版的上线。在此之前可能有一两个内测版。开发团队已经进入封闭开发状态。
使用自己的 APP 之后,所有的报名群都将合并。现有的支付宝群,只做报名使用,任何重要通知,都会在公共帐号发布。
群内不鼓励闲聊;
不得发广告;
不得传播盗版书籍;
每天 18:00 - 21:00 期间可聊天;其他时间尽量不要闲聊,大家时间都有限,尽量不要打搅大伙;否则可能会被扣积分。
长按以上二维码关注“学习学习再学习”(xiaolai-xuexi),后台输入关键字有自动回复:
输入“理财”,一篇文章推送:《理财系列文章列表(第一部分15篇);
输入“女生”,三篇文章推送;
输入“社交”,一篇文章推送;
输入“利息”,一篇文章推送;
输入“时间”,获得《把时间当作朋友》(第三版)全文在线阅读链接……
输入“分享”,一篇文章推送:《如何做好一场分享?》
想了解“共同成长”社群、《七年就是一辈子》等等,请在公共帐号后台点击“收费社群”按钮,点击查看“收费社群说明”……
点击左下角“阅读原文”链接,提交您的文章……